随着新年的钟声敲响,罗湖再次站在了新的起点上,以一系列雄心勃勃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和低空经济的迅猛发展,引领着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2025年,罗湖区的最新动态不仅展示了其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大手笔,还揭示了其在新兴产业领域的布局与突破。
固定资产投资重大项目:筑牢发展基石
2025年1月6日,罗湖区召开了固定资产投资大会,公布了2025年的重点投资项目清单,这些项目涵盖了交通、文化、产业、民生等多个领域,总投资额高达166.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5.7亿元,深汕铁路罗湖北站站城一体化及上盖物业开发建设工程、罗湖区文化馆新建工程、B1地块一期、红岗地块二期、澳康达新兴产业园等项目备受瞩目。
罗湖区发改局、区住建局等多个单位负责的项目投资总额占全区总投资目标的八成以上,显示出罗湖在推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的决心和力度,这些项目不仅将提升罗湖的交通、文化和生活品质,还将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在深圳市此前公布的259个2025年首批开工建设的新项目中,罗湖共有11个项目被纳入,这些项目不仅涵盖了民生工程,还包括了罗湖重点开发的集中连片区域,如B1地块一期、红岗地块二期、笋岗客整所上盖等,这些区域的开发将进一步释放产业空间,推动罗湖经济的持续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罗湖将在清水河总部新城红岗国际创新广场、过境土地B1地块、笋岗客整所、大梧桐生态融合区北侧地块4个集中连片开发区域释放126公顷商业用地,笋岗客整所片区是全国首个在运营铁路路段上加建盖板进行综合开发的项目,规划建设超级城市公园综合体,过境土地B1地块因紧邻深港通关客流量最大的罗湖口岸,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计划引入香港的医疗科技研发资源,构建生命健康产业创新集群。
低空经济:振翅高飞的新引擎
在固定资产投资重大项目稳步推进的同时,罗湖的低空经济也在加速发展,2024年,罗湖立足“低空经济商旅文创新应用发展区”定位,出台了“低空经济十条”政策,全面拓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完善基础设施服务配套。
一年来,罗湖新增18条文旅观光、生产性物流等航线,建成46个起降点,10个街道实现政务无人机全覆盖,低空经济链上企业达到114家,推动产业朝着更高层次和精细化方向快步迈进。
罗湖在低空经济领域的突破不仅体现在数量的增长上,更在于应用场景的创新,罗湖瞄准打造深圳“全场景示范验证中心”这一目标,发布了《2024年深圳市罗湖区低空经济重点应用场景需求清单》,共推出10大类44个细分应用场景,这些场景涵盖了低空物流、城市监控、文旅体验、飞行表演、应急救援等多个领域,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为了推动低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罗湖还成立了深圳市首家低空经济服务中心——罗湖低空经济产业服务中心,该中心着力打造政策推介、行业协同、产业科普、产业赛事活动等融为一体的产业服务平台,为低空经济全新产业链创新聚能发展打造良好产业生态。
罗湖还积极推进深圳市首个城市低空示范点建设,在梧桐山景区、东湖公园等公共文体场所建设直升机、eVTOL载人低空飞行器起降点,开发观光巡游体验航线,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罗湖的旅游品质,还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应用场景和可能性。
新兴产业:创新驱动的未来
在固定资产投资和低空经济的推动下,罗湖的新兴产业也在蓬勃发展,罗湖明确提出要聚焦软信与人工智能、生命健康、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信息、数据、场景等新型基础设施进行投资,以新基建促进新产业。
以人工智能为例,罗湖在清水河街道的清水河红岗创新广场二期建设了人工智能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1.6亿元,建成后总用地面积达1.2万平方米,计容总建筑面积9.36万平方米,该产业园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研发用房、产业配套等,将成为罗湖人工智能产业的重要载体。
罗湖还在生命健康产业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过境土地B1地块计划引入香港的医疗科技研发资源,构建生命健康产业创新集群,这一举措不仅将提升罗湖的医疗科技水平,还将为生命健康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025年,罗湖以固定资产投资重大项目为基石,以低空经济为新引擎,以新兴产业为驱动力,正朝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稳步前进,随着这些项目的逐步落地和新兴产业的不断发展,罗湖将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与活力,成为深圳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期待罗湖能够继续保持这种发展势头,不断创新、不断突破,为区域经济的持续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也期待更多的投资者和创业者能够关注罗湖、走进罗湖,共同书写罗湖发展的新篇章。
转载请注明来自安平县鼎佳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本文标题:《2025罗湖重大项目曝光,低空经济迎来新飞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